线上访谈掠影
2020年11月28日16:30,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力学技术研究院(IMT)开展的力学家访谈,在腾讯会议线上进行。本期访谈的嘉宾是日本工程院院士、日本名城大学葛汉彬教授。IMT全体研究生参加了本次访谈。
力学家访谈源于对力学家的致敬,希望以访谈的形式请他们分享自己的学术成果、科研心得、新思想,以此激励学生的科学研究激情。本次访谈主要以结构的抗震防震为采访重点。采访内容如下:
问:日本和我国西南地区等一些地方均是地震的高发区域,我们了解到您一直致力于将日本在特大地震发生后的经验和技术,涵盖从灾后救济到灾后重建一系列的内容,以各种形式反馈到国内,为国内现场的灾后重建提供帮助。您认为日本在抗震防震这方面有哪些理念值得我们借鉴呢?
答:
08年汶川地震后,我们曾组织过三次现场调研,看到国内中小学教学楼倒塌,儿童牺牲是非常痛心的。汶川地震震级是比较大的,大规模的人员伤亡,对我们海外华人华侨有很大的触动,都尽可能的在第一时间把日本近几十年发生的多个地震包括1995年神户地震时的经验、特别是应急措施,搜集了大量的资料,通过各种途径转到国内相关部门和大学。同时去现场考察调研,进行技术研讨交流,加强合作。此外,关于地震理念方面,国内经过汶川地震后,无论是地震方面的科学研究,还是技术应用、人员交流,国家投入很多,科研与技术人员都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在理念上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应该说跟日本没有太大的差别。要说差别,我个人认为主要差别有两点:一方面是“软件”方面,比如说全民的防灾意识,日本由于经常有地震,民众在防灾意识方面还是做的不错的,如何让每一个人意识到地震随时有可能发生,做好什么样的准备,这一点国内还是需要进一步加强的。另一方面,国内科学研究,抗震防震方面的研究还主要集中在高校和研究所,企业参与偏少。但国内企业,如果都能华为一样,企业积极参与研发,推动技术应用,地震伤亡也会少很多。国内的建筑桥梁发展有进步是值得肯定的,抗震技术也得到真正的发展和应用,但相对于日本企业在科研这方面的投入和重视,略显不足,国内企业在这方面还需要加强。
问:过去我们一直强调房子越坚固越好,建筑材料越坚硬,整体结构才能更坚固,即结构耐震,随着科技发展,隔震技术和减震技术日益兴起。隔震减震技术的发展现阶段面临着哪些问题,这些问题您认为又该如何去解决?
答:
从耐震到减震隔震,是世界的一个趋势,国内目前也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目前国内的很多桥梁比如港珠澳大桥,以及超高层建筑也都应用了隔震和减震技术。我认为技术已经成熟了,关键在于精和细的问题,结构是否真正经得起地震的考验。也就是说我们的产品要过关,施工要过关。因为国内减震隔震技术的发展跟国外相比历史还是比较短,所以从产品到加工质量每一个环节,都要更好地进行质量控制,使得整体的施工技术和产品质量都有提高,这是需要一个过程,我相信以后会越来越好,这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问:您对于当代95后研究生所面临的课题选择,研究方向等方面有怎样的建议,当代研究生应该在研究工作中具备怎样的品质,树立怎样的学术观念?
答:
国内一个导师带的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比国外多的多,国内国外在这方面是有区别的。就国外而言,研究生大多数是老师给课题,国内自己找课题的情况也不少,要找准课题的话首先要多读文献,不要轻易提创新,对所谓创新需要有正确的理解,创新不一定是说别人完全没研究过的东西去研究,也可以是将别人做过的东西做的更好。比如说看了一个文献后,自己觉得这个东西可以在如何改善完善,勇敢去试,即使失败了也没有关系,主要是通过经历这个过程,可以说清楚为什么,能够写出来,也是一种学习和锻炼。因此要多看文献,多了解相关领域的动态,然后在已有的成果的基础之上再发现问题,试着去解决这些小小的问题,去讲清楚这些问题,就可以作为一个课题来做。完全靠自己找课题就硕士研究生来言是比较困难的。通过多读文献,在大的环境下,比如将师兄师姐们做的东西理解透,在他们不足的地方稍微改善尝试去做成自己的东西,这就是科学研究。研究生能做到发现不足,讲清问题,培养良好的总结能力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
采访人:党文
采访稿: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