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孙博华院士团队:一种对称型特斯拉阀单向流特性的标度律

来源: 作者: 时间:2022-02-10 



对于“特斯拉”这三个字,大家应该是耳熟能详的。这些年来,传奇创业家埃隆•马斯克和他的“特斯拉”电动汽车及能源公司,三天两头被媒体报道,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马斯克之所以给公司取名“特斯拉”,就是为了向尼古拉•特斯拉致敬。除了作为企业名称之外,学理工科的同学也会知道,特斯拉是磁感应强度的单位,符号表示为T,1T=10000Gs(Gauss,高斯)。这个单位,同样是为了纪念尼古拉•特斯拉。

特斯拉阀(Tesla Valve)也被称作瓣膜导管(valvular conduit),由美国发明家、物理学家、机械工程师、电气工程师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发明,并于1920年获得了美国专利许可。

常规的单向阀结构,往往是依靠控制活动组件的开闭状态,从而实现流体的单向流通。但是,特斯拉巧妙地利用了流体力学原理,设计了一种不含有活动组件的单向阀结构,即特斯拉阀,借助其独特的结构设计,有效实现通道中的被动流量控制,可使其具有与方向相关的压降特性,形成“流体二极管”的效果,即一个流动方向的流动阻力高于另一方向。

图1 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图片来源:Wikipedia

图2 特斯拉阀(专利-US1329559

 

目前,大多是研究非对称结构的特斯拉阀系统在层流下的流动特性。这类研究往往存在明显不足:(a)缺乏对几何参数影响的更详细的分析和研究;(b)湍流中特斯拉阀系统的特性研究较少(Re>2000);(c)传统非对称特斯拉阀系统的单向流动特性尚不完善,其压降性能有待进一步提升;(d)对于特斯拉阀系统,缺少影响参数的标度律关系,不利于实际工程应用。

鉴于此,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力学技术研究院孙博华教授团队受到几何对称通道系统(如Y型、T型通道等)的启发,该通道系统具有更好的流动分离和传热特性,提出了一种具有完全对称结构的特斯拉阀管路系统,采用有限元数值方法和量纲分析对其性能进行研究,并获得了压降和其它参数的标度律表达式,这对于实际工程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相关工作于2022年以“Scaling law of the one-direction flow characteristics of symmetric Tesla valve”为题发表在SCI期刊《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of Computational Fluid Mechanics》上,该期刊分级为中科院1区Top期刊,最新IF为8.391。

首先,研究人员给出了影响特斯拉阀性能的量化参数,包括压降比Di、节流效率和哈根数Hg

同时,提出了一种具有完全对称结构的特斯拉阀单元(见图3a),并使用有限元数值模拟工具,分析对称型与非对称型特斯拉阀管路系统的单向流动特性。结果表明:对称性越好,特斯拉阀系统的单向流动性能越好。

3 对称型与非对称型特斯拉阀

图4 不同Re下对称型与非对称型特斯拉阀系统中Di 的变化

图5 特斯拉阀系统的速度云图:(a)完全对称;(b)部分对称;(c)完全非对称

随后,针对完全对称型特斯拉阀系统,使用参数化分析,进一步考虑分流角、分路管径和阀对数目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分流角较小时(θ<30°),分流管直径d越大,阀对数目N越大时,系统性能越好。

图6 分流角θ(a)、分流管径d(b)、阀对数目N(c)对Di 的影响

最后,研究人员根据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使用量纲分析方法,首先给出了光滑圆管中流体流动的标度律关系式。

表1. 物理量的量纲

进一步地,引入修正参数α=α(θ, d, N),并给出了具有支管的对称型特斯拉阀系统的无量纲压降与其它参数的关系式为

接着,对模拟数据与函数y=k(1+ln(1+xα))进行拟合,可得到如下的标度律关系式,

最后,根据拟合关系式α=3/5*Re1/3,可获得对称型特斯拉阀系统中压降和其它参数之间的标度律关系如下:

图7 无量纲参数Re1/4DΔp/(ρLV2)与阀对数N的关系

论文第一作者为博士研究生刘哲,通讯作者为孙博华教授,合作者为硕士研究生邵文琦孙勇

该文由力学人公众号进行了报道: https://mp.weixin.qq.com/s/g0fjWCvTutSoZN2_sru8bw

文章链接:Zhe Liu, Wen-Qi Shao, Yong Sun, Bo-Hua Sun. Scaling law of the one-direction flow characteristic of symmetric Tesla Valve,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of Computational Fluid Mechanics, 2022, 16(1), 441-452. https://doi.org/10.1080/19942060.2021.2023648


“一种对称型特斯拉阀单向流特性的标度律”— 科研备忘录

2020级博士研究生 刘哲

本人自入学以来,在孙老师的熏陶下,深知在做科研时,学术备忘录的重要性,因而在成功发表第一篇英文学术论文后,结合日常科研学习和日常生活中记录的点点滴滴,特整理成文,以供日后学习和反思。

2020年10月30日,在每周例行的线上交流例会上,孙老师向我们展示了他最近注意到的非常有趣的视频材料,视频中提及的是一种无运动部件的阀结构,即特斯拉阀结构(Tesla valve)。这种阀结构可根据流体力学的相关原理有效实现管路系统的单向流动。这一问题立刻引起我的极大兴趣,孙老师也鼓励我们借助数值模拟软件对其进行模拟,并真正理解其中的力学机理。

图1 特斯拉阀的几何示意图. (a)反向流动;(b)正向流动

之后的一个礼拜,我马不停蹄地借助有限元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完成了几何建模、网格划分、参数设置、计算、后处理等仿真过程,成功实现了单个特斯拉阀的流动模拟。在之后的周例会上,向孙老师展示了特斯拉阀的流动模拟结果,孙老师非常高兴并祝贺我已经已经实现迈向成功的第一步,并鼓励我往深处挖掘,寻找其中的科学问题,并力争写一篇科研论文。同时也鼓励另外两名硕士研究生邵文琦、孙勇使用Fluent软件重现特斯拉阀的流动模拟。之后我们三人共同努力,使用不同的仿真软件模拟特斯拉阀内部的流动过程,并进行相互验证,很快我们完成了验证过程,从而初步证明仿真过程的正确性。

2020年12月初,在孙老师的建议下,为寻找其中的科学问题,因而有必要对特斯拉阀问题的相关研究进行调研,我花费大约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对相关文献进行检索、整理、学习并归纳,同时思考有哪些好的idea是目前还没有被研究的。在文献阅读过程中,很多陌生的术语是我第一次遇到,很多单词、语句以及专业术语需借助词典和翻译软件进行查阅并理解,在花费了两个礼拜左右,基本完成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阅读与学习。

特斯拉阀(Tesla Valve)也被称作瓣膜导管(valvular conduit),由美国发明家、物理学家、机械工程师、电气工程师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发明,并于1920年获得了美国专利许可。

图2 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图片来源:Wikipedia

图3 特斯拉阀(专利-US1329559

通过对文献的学习,可以学习到许多知识,这对于之后的论文框架的完成有莫大帮助。1)明确了问题的来源与出处,例如,特斯拉阀是谁提出来说的?2)他人研究的思路,如使用无量纲数评价特斯拉阀的单向流动性能,这有助于初学者形成好的研究思路;3)论文公式的推导与理解,这不仅可以使读者快速理解论文的缜密描述,而且有助于我们加强对物理过程的深刻理解;4)结论和展望部分主要论述了当前的结果和未来值得完成的研究思路,紧密地follow作者的研究思路,这也许可以成为读者的研究方向,同时也更易得到相关研究人员的认可。5)参考文献中不仅给出了前人的相关研究,而且有利于对当前研究人员的工作追本溯源,此外其中的部分文献可能是读者在自己检索过程中遗漏的重要文献。

虽然对特斯拉阀的相关研究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并通过模拟软件初步实现了特斯拉阀的流动过程仿真,但是对该问题仍然没有特别明确的研究思路。2021年1月-3月由于没有太好的idea,因而暂时将特斯拉阀问题的研究搁置一旁,进一步考虑其它问题的研究学习。之后的一段时间主要进行讲座、软件、重要研究成果的学习与跟踪,在此期间,也非常幸运地聆听了孙老师给我们所有研究生做的奥林匹亚系列讲座,科研的思路被放大很多。3月中旬,孙老师鼓励我继续对特斯拉阀问题进行研究,并考虑在学期放假前完成一篇小论文。因而,我对开始思考如何使用参数化建模对特斯拉阀问题进行系统研究,之前的相关研究较少。很快完成了参数化建模的相关研究,在与孙老师交流了相关研究进展后,孙老师引导我能否几何结构上有所突破,我受到几何对称通道系统(如Y型、T型通道等)的启发,该通道系统具有更好的流动分离和传热特性,开始思考能否提出一种具有对称结构的特斯拉阀管路系统。这也是之前研究中没有提及的。于是,我立刻进行相关的有限元模拟,马上有了突破,模拟结果初步验证了结构的对称性有利于提高特斯拉阀系统的单向流动性能。接下来,主要是大量地进行模拟,对模拟数据进行整理和绘图,获得了不错的结果。5月20日左右孙老师在微信群里转发了《Nature Communications》上最新发表的有关特斯拉阀的研究论文“Early turbulence and pulsatile flows enhance diodicity of Tesla’s macrofluidic valve”,[1]这篇论文中提及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无量纲数(哈根数,Hg=△pD3ρ/(Lμ2)),为此,在借鉴NC上论文的研究思路后,进一步完善本文描述问题特性的分析内容,同时,这篇文献也更加坚定了我对特斯拉阀问题的深入研究。孙老师也坚定这是一个好问题,一定会成功发表。在借鉴了NC上的部分研究思路后,6月初,顺利完成了中文论文第一稿,但我仍然觉得研究内容还需要进一步深化。6月15日上午,与孙老师近两个半小时的交谈中收获颇丰。首先由我阐述在进入IMT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主要做了哪些工作,包括科研成果以及讲座学习等。孙老师告诉我,Tesla valve问题的数值模拟研究一定是个好问题,好的问题应当产生好的成果,希望借助这样一个小的问题,一方面可以学习相关的数值模拟软件,同时最好能产生一篇好文章。我当即阐述了课题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思路。我汇报完毕后,孙老师对我的观点和看法表示了肯定,同时也给出了很多非常好的建议:1)一定要充分把握当下的时间,要有危险意识,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中;2)加紧完成之前的小论文,然后全力推动博士方向的课题研究中;3)踏踏实实地从基础学起,短时间内全面掌握流体力学的相关理论知识;4)学习理论的同时,要充分利用数值模拟软件,不断练习,从而全面掌握理论知识;5)调研相关的综述文献,详细了解国内外研究状况;6)放开思路,同时学习;7)论文要做到高产量、高质量;8)定期要记录学术日记,规范学术研究过程。

此外,和孙老师对现有的研究内容进行相关了深刻交流后,孙老师建议能否抛开软件,使用理论方法进该问题进行研究,如果论文中同时有理论和模拟结果,这十分有利于论文在高质量期刊上进行发表。

图4 对称型与非对称型特斯拉阀


图5 文献结果(a)与本文结果(b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之前在课堂上孙老师给我们系统地讲述了量纲分析的相关知识以及他本人利用量纲分析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加上孙老师给我们发的量纲分析相关学习材料,包括他本人编著的《量纲分析与Lie群》及课程讲义等。正如孙老师说的那样:量纲分析是一门十分简单且有用的工具,在遇到困难问题时,量纲分析也许是你制胜的一大法宝。于是我开始思考能否借助量纲分析理论对特斯拉阀问题进行研究。最初的一个礼拜,我绞尽脑汁地挖掘其中的普适性的标度律关系,但由于功底欠缺,因而迟迟没有取得重要进展。在和孙老师进行交流后,孙老师向我推荐了经典的教材《粘性流体力学》(章梓雄等著)。在有了一些基础后,我立刻着手使用量纲分析方法对特斯拉阀问题进行研究,很快便有了初步结果,这大大增加了我的信心,接下来就是对相关工作的进一步整理和加工。

这里,非常重要的突破是在孙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成功获得了对称型特斯拉阀系统的压降与其它参数的标度律关系为:

然而,得到这一重要结果是漫长曲折的过程,在使用量纲分析研究该问题的最初阶段,我给出了如下的标度律关系:

      

孙老师立刻指出,我给出的公式有问题,显然α=α(θ, d, N)本身就与N有关,应当稍作调整,写成如下形式:

这个形式立刻变得简单且能直观地反映问题本身。这里仅考虑N的影响,当N=0时,α=0,可以退化到无支管时的光滑圆管的压降与其它参数的标度律关系:p~ρV2LD-1Re-1/4。正是这重要的一步,才能使得问题得以突破,紧接着,对数值模拟结果进行拟合,最终可获得对称型特斯拉阀系统的标度律如下:

通过与孙老师面对面的交流中,收获的不仅仅是学术上的具体的指导意见,还有思想上的突破,从而更有勇气直面当下和未来遇到的难题。孙老师不仅仅是在指导我们如何做科研,而且是身先士卒,对科研保持着始终如一的崇高热情以及拼搏科研的努力程度,无不时刻激励着我不断向前,我一定会全力以赴,充分利用当下的各类资源,争取做出更多优秀的成果。

图6 无量纲参数Re1/4DΔp/(ρLV2)与阀对数N的关系

7月初,在中文定稿后,当我还在犹豫是否将其翻译成英文论文进行投稿时,孙老师立刻明确告知我们一定要敢于突破自我,进行英文论文的撰写和投稿。于是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我全力以赴使用LaTeX软件完成特斯拉阀英文论文的撰写、润色和修正。8月初,将最终版本的英文论文完成后,立刻发给孙老师敲定并选择期刊进行投稿。第一次投稿期刊是流体力学领域的著名期刊《Physical Review Fluids》,由于是第一次投国外的期刊,整个过程也是花费2天左右的时间才完成,其中包括在孙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Cover Letter的规范撰写。顺利投稿后,我以为就是等待编辑的决定结果,不料约一周后,被告知需要使用通讯作者的账号完成投稿,并且需要提供作者的ORCID,因而在孙老师的要求下,我与另外两名师弟邵文琦、孙勇立刻注册ORCID,并修改了投稿网站中的通讯作者,这才成功完成了整个投稿过程。接下来,就是焦急的等待过程,然而非常遗憾地是,大约一周后,孙老师给我转发了编辑部的拒稿邮件,我感到非常苦恼,孙老师仍认为我们的工作是一项非常好的成果,一定可以发表。在孙老师的鼓励下,我们进行第二次投稿,这次投的期刊是《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of Computational Fluid Mechanics》,有了第一次投稿的经验后,整个投稿过程也十分顺利。8月25日晚上,顺利完成投稿,第二天凌晨就收到编辑部的邮件,告知我们已经收到投稿。接下来的一个半月是编辑部审核、寻找审稿人和审稿的常规流程,这些带有详细时间的信息均可在投稿界面查询。大约一个月后,在国庆假期的前一天,孙老师在微信群里@我,让我查询邮件。审稿意见已经返回,期间孙老师专程从家里来到学生办公室,恭喜我们有很大希望能够成功发表,并要求我们认真仔细按照审稿意见进行修改和回复。在下午将近一个多小时的交谈中,收获良多。非常幸运的是,10月15日,我们三位流体研究生同孙老师前往天津参加了流动显示学术会议,在此期间不仅收获了很多与实验有关的知识,而且还认识了几位非常优秀的青年朋友。会议结束后,我继续同孙老师前往中科院力学所进行参观和交流。在力学所待了约一个礼拜学习到很多的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相关知识,这也为之后的科研实验打下很好的基础。返回西安后,我继续加紧完成修订稿的修正和审稿意见的回复。在此期间,孙老师也总会利用晚上的闲暇时间,亲自到学生办公室询问我的进展。11月14日,终于完成全部的修正工作并提交至编辑部。一个月后,在12月16日收到编辑部的邮件通知:“The reviews are in general favourable and suggest that, subject to minor revisions, your paper could be suitable for publication. Please consider these suggestions, and I look forward to receiving your revision.”当我还对邮件内容不太理解时,孙老师告诉我这是基本上确定可以被接受了,并表示祝贺。当天,我立刻完成论文两处参考文献的错误修正并提交至编辑部。果不其然,第2天就收到编辑部的accepted邮件。 至此,我的心终于悬下来了。孙老师在微信群里向我们表示祝贺。并表示这是IMT研究院的流体力学研究生第一次在一区Top期刊上成功发表论文。非常感谢孙老师在学术论文发表中的倾注的心血,论文的发表离不开孙老师的指导和帮助。12月25日收到了编辑部的Invoice支付邮件,由于疫情影响,我们无法前往银行完成汇款,孙老师告知我可以尝试使用APP完成汇款,当晚,在赵良杰师弟的帮助下,完成了汇款,本以为这事儿就算完成,没想到接下来的近一个月,就账单问题折腾了多次,期间,孙老师也多次电话和邮件与对方沟通,这里对孙老师再次表示感谢。完成校稿和汇款后,在2022年2月6日,收到孙老师的邮件,论文已经online,孙老师向我们表示祝贺,同时我也完成了论文报道内容的撰写工作。在春节假期收假前一天,顺利完成了整个论文的全过程。需要补充的是在撰写论文报道和备忘录的过程中,由于不够认真细心,因而在整理文字过程中出现低级错误,如将Nikola Tesla写成Nikola·Tesla,标度律写成标度率等等,这些错误不应当在文字撰写过程中出现,需引以为戒。接下来,需要认真总结并反思过去的不足,全力以赴向更高的山坡迈进。加油!加油!加油!

图7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of Computational Fluid Mechanics》期刊分区

图8 孙院士及IMT研究生参加流动显示学术会议

同时,需要自己牢记的是孙老师在微信群里专门整理归纳的“科研十条”,这里我也一并记录,在之后的科研学习过程中要时刻提醒并要求自己,将其用于自己的课题研究中。

1、加强基础理论修养公式一定要自己推导,边干边学要带着问题学习及时弥补自己知识结构;

2、从第一原理出发要设想如果问题是你第一个研究应当怎么做;

3、思路开阔要有不同维度和层次的联想思维;

4、目光高远要敢于越过历代权威的工作努力创新;

5、要有的放肆抓大放小抓主要放次要集中力量解决要害的问题;

6、要追根求源尽力了解课题的发展历史;

7、要尽量多掌握科研需要的各种工具包括软件使用和实验设备使用;

8、要按照课题本身的逻辑发展不断提出新问题把研究推向前进;

9、每项研究都要有理论、数值模拟和实验的相互验证并及时总结写成论文发表;

10、要时时刻刻思考如何把科研成果形成核心技术转化成专利并设想可能的应用场景。

最后,用一句话结束备忘录,科研如同一场孤独的旅行,只有置身其中,享受沿途中的美景,才能真正体会到科研的乐趣。

[1] Nguyen, Q.M., Abouezzi, J. & Ristroph, L. Early turbulence and pulsatile flows enhance diodicity of Tesla’s macrofluidic valve. Nat Commun 12, 2884 (2021).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1-23009-y

--------------------------------------------------------------------------------------------------------------------------------------------------------------------

“一种对称型特斯拉阀单向流特性的标度律”— 科研备忘录

2020级硕士研究生 邵文琦

2020年9月8日,我正式成为了IMT的一名2020级硕士研究生,开学之后,便开始了新学期的课程学习,孙老师不断提醒我们,在基础知识学习之余要学习使用科研软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软件即为科研之器。对此我深受启发,便开始着手FLuent学习,“万事开头难”,在学习开始便遇到了无从下手的难题,对基本的模拟流程不了解,缺乏相关软件的认识。但随后孙老师便为我们分享了一些非常实用FLuent教学视频,从网格绘制到运行计算、再到结果处理,无一不细致详实。这对我初步熟悉FLUNT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在之后的一段时间,我便开始根据老师提供的视频,进行模拟复现。但这仅仅是“照猫画虎”,脱离视频教学本身,便很难独立进行分析模拟。

10月29日,孙老师给我们分享了一个有关特斯拉阀的视频,提醒我们可以尝试模拟原始特斯拉专利的流场情况,更为重要的是,孙老师还分享了许多特斯拉阀相关的论文,这为我们了解这方面专有名词及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孙老师强调在边学边做基础上学习如何使用软件,不仅是最迅速的学习方法,也更容易了解软件每一步背后的理论支撑。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我和孙勇同时开始对特斯拉阀进行相应的模型建模,在与博士师兄刘哲进行细致地讨论并阅读参考了相关文献后,最终确定了一种尺寸参数较为准确的几何模型,在继续根据相关书籍和视频学习软件的同时,模拟完成了二维特斯拉阀流场中的流速及压力分布,并对不同流向阀门出入口的压降进行了分析,与博士师兄刘哲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在验证对比成功的那一刻,我内心无比激动。验证结果表明不同模拟软件模拟同工况下的特斯拉阀均存在较为明显的二极性,流场流速分布也呈现随管道结构相应的非定常性。

作为软件练习任务,孙老师提醒我们看看能否我们可以通过现有的结果进一步思考,考虑不同几何形状对于流场信息的影响,从而扩展成为一篇小论文。于是,根据老师的建议,刘哲师兄与我们首先在分支管路夹角方面进行模拟,我们在15°-90°范围内建立不同的二维单阀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流向的出入口压降比。

论文由刘哲师兄撰写完成之后,进行投稿,在投稿过程中,非常幸运一篇特斯拉阀的实验研究发表在顶级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这充分证明了特斯拉阀这个课题是一个很好的课题,给予了我们极大的信心。最终经过不断修改,文章与20211218日收录,在收到录取信息的那一刻,作为整个过程的参与者,我感到非常的激动。

回顾这次科研的整个过程。正如老师所说的,科研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课题的选择,一个好的课题将决定科研成果的上限,而好的课题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整个过程无一不充分验证了这句话,好的课题是好的研究成果的开端。在模拟学习过程中,遇到过很多难点,孙老师都孜孜不倦地鼓励我,要对自己的工作有信心,最终不断调试,直至完成,期间不仅收获了许多知识,更为我开展自己的科研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一种对称型特斯拉阀单向流特性的标度律”— 科研备忘录

2020级硕士研究生 孙勇

2020年10月23号,研一开学快两个月了,彼时的我还只是一边跟进学校课程安排,一边进行科研软件Fluent学习,但是整个过程非常盲目。在这种情况下,孙老师为流体专业研究生转发了1个来自学术前沿的课题并准备了相应的资料,“特斯拉阀几何结构优化”这个课题对于我非常合适,课题内容容易理解但又极具深度和研究价值。当时我们研究的特斯拉阀运用场景可以描述为:在通电闭合回路中,存在一个半导体,沿电流正向电阻无穷小,沿电流反向电阻无穷大。我们研究的特斯拉阀便是流体回路中的半导体。如此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的研究,使我兴趣盎然。

2020114日,为了快速地学习和理解“特斯拉阀几何结构优化”的问题,我跑去图书馆找到国内的三篇中文文献进行了仔细的阅读,这使我对这个课题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我开始利用有限元软件Fluent对该问题进行仿真建模,在建模的过程中,由于对特斯拉阀的连接方式理解不足,以及选取的角度不正确,最开始的运行结果频频报错,20201114日,孙老师又给我们发送了Fluent的学习资料,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操模拟解决了分析中的建模问题。我们在后来在例会中向孙老师展示了该成果,得到了孙老师的鼓励,这也坚定了我们继续向前的决心。但是,科研总是会先给你点甜头,再给你狠狠的一棒,喜悦的心情并未持续多久。我们发现怎样提出创新点是一个问题,俗话说,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后来刘哲师兄发现这些特斯拉阀角度间距可以大做文章,于是我们一起计算。其中,角度和间距的代数式,在师兄的努力下,事情有了些许进展。同时师兄也让我们算了几组角度变量和他对比,结果十分吻合。我当时特别开心,经过短时间的学习,已经可以独自开始模拟了。

以上内容均为本人此次科研经历的真实记录,包含了我从完全不懂科研到可以自己独立模拟的全部内容,希望研究院同学可以加以借鉴。


--------------------------------------------------------------------------------------------------------------------------------------------------------------------

目前,论文已在线发表在《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of Computational Fluid Mechanics》上,该文第一作者为20级博士研究生刘哲,通讯作者为孙博华院士,合作者为20级硕士研究生邵文琦孙勇

文章链接:Zhe Liu, Wen-Qi Shao, Yong Sun & Bo-Hua Sun (2022) Scaling law of the one-direction flow characteristics of symmetric Tesla valve,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of Computational Fluid Mechanics, 16:1, 441-452. https://doi.org/10.1080/19942060.2021.2023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