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奥林匹亚第20讲-孙博华院士“力学与力学技术概论(5):结构屈曲理论”线上讲座成功举办

来源: 作者: 时间:2020-09-03 

讲座掠影

讲座掠影

2020年9月3日下午16:00,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力学技术研究院主办的“力学奥林匹亚”系列第二十讲之“力学与力学技术概论(五)”在腾讯会议平台成功举行。本次讲座的主讲人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力学技术研究院院长、首席科学家孙博华院士。其中IMT2019级全体研究生、2020级新入学研究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讲座开始之前,孙院士首先播放了两个屈曲实验视频,展现了结构失稳对缺陷的敏感,引出本次报告的主题《结构屈曲理论》。结构屈曲是结构在一定荷载和边界条件下的失稳现象。结构稳定性问题是结构设计必须考虑的问题。

讲座开始后,孙院士首先向自己的恩师Prof.J. Arbocz教授表达了崇高的敬意和感恩,回忆了1991年获得荷兰代尔夫特大学资助在Prof.J.Arbocz教授指导下学习研究结构屈曲理论的经历。他还特别分享了在荷兰有幸结识屈曲理论大师Prof.W. Koiter教授,并直接向Koiter请教结构屈曲理论和壳体理论的故事。随后孙院士先后向大家介绍了屈曲的概念和挑战,比如理想预测与实验不符合的挑战,对于结构稳定性的认识,从早期的理论预测与试验相差甚远,为此,人们提出了不同的稳定性理论来试探解释理论预测与试验的差距.比如Karman-Tsien(卡门-钱学森)非线性大挠度理论,Stein教授的非线性前屈曲一致理论和Koiter教授的考虑初始缺陷的后屈曲理论。但遗憾的是,尽管人们已经绞尽脑汁考虑各种因素,目前的理论预测与实际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详细讲述了屈曲路径,屈曲的过程是能量转化的过程,且往往伴随着形态突变;而后又介绍了两种屈曲理论,包括Koiter教授的初始几何缺陷的后屈曲理论,以及随着技术发展出现的非线性理论;最后向大家介绍了屈曲地貌与Thom突变论,动力屈曲等问题。“研究屈曲的目地是控制屈曲”孙院士在最后鼓励研究生们就屈曲问题启发思维,深入研究。

讲座结束后,IMT师生就屈曲问题相关疑问与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展开激烈讨论,孙院士就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做出了详细的解答,并再次鼓励研究生们要善于挖掘问题,分析问题,趁年轻要不怕艰苦,潜心投入科研。


 执笔人:党文

校核:刘轩廷